当前位置: 首页   >   如意药岭   >   植物名录   >   正文

野山楂

作者:    信息来源:    发布时间: 2018-09-30

野山楂

Yeshanzha

【别名】小叶山楂、牧虎梨(河南土名),红果子、浮萍果、大红子(贵州土名),猴楂、毛枣子(江西土名),山梨(湖南土名)

【基原】为蔷薇科植物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

【植物形态】落叶灌木,高达15米,分枝密,通常具细刺,刺长5-8毫米;小枝细弱,圆柱形,有稜,幼时被柔毛,一年生枝紫褐色,无毛,老枝灰褐色,散生长圆形皮孔;冬芽三角卵形,先端圆钝,无毛,紫褐色。叶片宽倒卵形至倒卵状长圆形,长2-6厘米,宽1-4.5厘米,先端急尖,基部楔形,下延连于叶柄,边缘有不规则重锯齿,顶端常有3或稀5-7浅裂片,上面无毛,有光泽,下面具稀疏柔毛,沿叶脉较密,以后脱落,叶脉显著;叶柄两侧有叶翼,长约4-15毫米;托叶大形,草质,镰刀状,边缘有齿。伞房花序,直径2-2.5厘米,具花5-7朵,总花梗和花梗均被柔毛。花梗长约1厘米;苞片草质,披针形,条裂或有锯齿,长8-12毫米,脱落很迟;花直径约1.5厘米;萼筒钟状,外被长柔毛,萼片三角卵形,长约4毫米,约与萼筒等长,先端尾状渐尖,全缘或有齿,内外两面均具柔毛;花瓣近圆形或倒卵形,长6-7毫米,白色,基部有短爪;雄蕊20;花药红色;花柱4-5,基部被绒毛。果实近球形或扁球形,直径1-1.2厘米,红色或黄色,常具有宿存反折萼片或1苞片;小核4-5,内面两侧平滑。花期5-6月,果期9-11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生于山谷、多石湿地或山地灌木丛中,海拔250-2000米。

【入药部位】果实

【化学成分】果实含槲皮素、金丝桃甙、绿原酸、枸橼酸及其单甲酯等。

【功效主治】健脾消食,活血化瘀。主治食滞肉积,脘腹胀痛,产后淤痛,漆疮,冻疮。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~10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擦。

【地理分布】产河南、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云南、贵州、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。

【文献来源】《中国植物志》 《中华本草》

天津中医药植物园  地址:天津市静海区健康产业园天津中医药大学
邮编:301617